1. <kbd id="cioiw"><canvas id="cioiw"><col id="cioiw"></canvas></kbd>


      • “産教融合”專題項目申報指南,申報條件及獎勵支持

        2022-05-18 16:34
        來源:科泰集團

         

         

        “産教融合”專題項目申報指南,申報條件及獎勵支持



        一、廣東省第二批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申報

          (一)申報條件

          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管理等要素,依法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高等教育,在實訓基地、學科專業、教學課程建設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穩定開展校企合作或産教融合服務,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獨立舉辦或作為重要舉辦者參與舉辦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或高等學校以及職業培訓機構;或者通過企業大學等形式,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或者參與組建行業性或區域性産教融合(職業教育)集團。

          2.開展現代學徒制或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或者近3年内接收職業院校或高等學校學生(含軍隊院校專業技術學員)開展每年3個月以上實習實訓累計達60人以上。

          3.承擔實施1+X(學曆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或者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任務。

          4.與有關職業院校或高等學校開展有實質内容、具體項目的校企合作,通過訂單班等形式共建3個以上學科專業點。

          5.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同育人平台、協同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産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或者捐贈本科高校、職業院校教學設施設備,資助本科高校、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近3年累計投入100萬元以上。

          6.近3年内取得與合作職業院校共享的知識産權證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累計3項以上。

          7.與高等學校合作建設現代産業學院或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或擁有課程教材或教學輔助産品的知識産權證明(著作權、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不含實用新型專利)6件及以上。
         

          (二)支持方式

          進入産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的企業,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1.納入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範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的30%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試點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不足抵免的,未抵免部分可在以後年度繼續抵免。試點企業有撤回投資和轉讓股權等行為的,應當補繳已經抵免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試點企業屬于集團企業的,其下屬成員單位(包括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對職業教育有實際投入的,可按規定抵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2.企業建設實訓基地優先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貸款申請資格,并視情況給予貸款利率優惠。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中央預算内資金項目申報上予以傾斜。

          3.信用良好的産教融合型企業在辦理申請、審核時可享受簡化手續、綠色通道等服務,優先推薦其參與評優評先活動。

          4.優先開展現代學徒制或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按規定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8500元的培訓補貼。優先支持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

          5.在企業創新平台、創業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對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在技改資金申報上予以傾斜。

         

        二、廣州市建設國家産教融合城市試點方案

          (一)試點重點工程

          1.推進産教融合人才提升工程。打造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在有條件的企業和園區加大博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加快青年創新研發人才的儲備培養。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人才提升工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實用型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加強粵菜産業品牌建設,健全粵菜質量管理、标準和評價認定體系,推動校企合作培養“粵菜名廚”,促進“粵菜師傅”人才成長與粵菜産業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大中型制造業企業面向技工院校開展招生即招工的“校企雙制”技工培養,并納入新型學徒制補貼範圍,支持制造業企業自行開展員工技能培訓。支持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引導規模以上企業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自主評價認定、完善技能競賽制度,推動企業、行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推進全市技工院校“上層次、建名校、創特色”,推動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實現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綜合提升,打造現代技工教育體系。強化對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引導,每年遴選一批優秀青年企業家到知名高校學習培訓。加強“南粵家政”服務标準化、規範化建設,扶持一批誠信、正規、優質的家政服務企業,打造一批省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

          2.實施産教融合試點引領工程。一是培育産教融合型行業。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大交通産業、大健康産業、新能源産業、新材料産業、文化創意與旅遊會展、現代金融、未來産業、都市現代農業、海洋産業等領域培育産教融合型行業。二是培育産教融合型企業。按照《廣東省建設培育産教整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的要求,重點組織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及“高精特新”中小企業争取列入省的試點企業,并經建設培育争取為省級産教融合型企業。

          3.實施産教融合平台提升工程。一是規劃建設或挂牌一批産教融合實訓基地。由重點企業或高水平院校牽頭,建設一批滿足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産和社會技術服務等需求的産教融合實訓基地。二是規劃建設一批産教融合創新平台。依托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規劃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産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試和工程化基地等創新平台。

          4.實施産教融合集聚發展工程。依托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科技教育城、廣州花都經濟開發區、廣州花都(國際)汽車産業基地及周邊資源打造北部産教融合聚集區,依托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及周邊資源打造中部産教融合聚集區,依托南沙科學城、明珠科學園、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及周邊資源打造南部産教融合聚集區,輻射帶動全市産教融合園區建設。發揮廣州大學城的優勢,推進大數據産業園和數據中心建設,搭建數據交易平台,通過市場化商業方式提升數據融合、價值發現、增值變現與數據應用的能力,提高數據在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應用水平,将番禺區打造成為廣東省大數據産業産教融合示範基地,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産業人才瓶頸的問題。
         

          (二)試點支持政策

          積極争取落實國家、省的支持,創新廣州政策,通過财政稅收、金融投資、土地要素、産業和教育等組合政策,對我市的省級試點企業以及省級産教融合型企業予以支持。

          1.加大财政稅收政策扶持。落實社會力量舉辦教育的有關财稅政策,規範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産教融合項目建設;滾動編制市産教融合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對納入清單的項目,積極争取中央、省财稅政策和資金支持,統籌用好上級轉移支付、政府債券資金和政策性基金,對産教融合試點予以必要的财政保障。對産教融合項目獲得國家、省的投資、技改、前期經費等支持,屬于政府投資補助項目的,市對口部門根據項目性質給予對應的配套支持,但市補助後,國家、省、市總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屬于政府直接投資項目,市區政府在項目審批、資金扶持等方面優先予以支持。對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産教融合重大項目,符合條件的,市基本建設統籌資金可給予适當支持。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按規定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當年應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落實省的産教融合國有資産管理辦法,規範指導公辦院校與企業合作辦學。

          2.加強金融投資政策扶持。支持産教融合型企業用好市場化融資工具,按規定申請發行教育培訓産業專項債券等,募集資金專項用于産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充分發揮信用信息應用價值,創新信用政策,支持産教融合型企業以信用貸款方式融資。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産教融合的信貸新品種,開設實訓基地建設及改造融資“綠色通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貨款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視項目實際情況合理确定貸款利率,按商業可持續原則支持産教融合項目。支持設立和引入産教融合投資基金,鼓勵市屬國有産教融合型企業聯合社會資本與港澳資本,共同組建産教融合基金,支持産教融合事業發展。加強實習實訓安全管理,建立學生實習強制保險制度,探索試行實習學生單行參加工傷保險辦法,保費可從學費列支或由校企合作企業承擔。

          3.強化土地要素保障支持。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的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願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預留一定比例的用地用于産教融合創新平台和實訓基地建設,對納入省重點項目的産教融合項目,優先保障用地。以招拍挂、重點産業項目遴選等方式,為産教融合型企業或相關運營實體提供用地支持,出讓或租賃起始價可以市場評估價為基礎結合産教融合項目特點綜合拟定。将房屋年代較長、設施設備較為老舊的實訓基地改造納入危房拆除重建範圍,簡化項目審批流程。支持高校利用閑置空地,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多種方式,建設産教融合空間。

          4.強化産業和教育政策牽引。鼓勵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配套設施建設實訓設施。對試點企業的創新平台、創業基地建設、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等給予優先支持。對試點企業及産教融合型企業符合條件的需安排總量控制類指标的人才落戶給予優先支持。探索體現産教融合導向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支持企業獨立舉辦或作為重要舉辦者參與舉辦職業院校或高等學校。結合省高等學校設置“十四五”規劃,支持創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組建混合所有制産業學院,鼓勵試點企業聯合職業院校、高等學校和産業園區共建産業學院、企業工作室、教學工廠、教學醫院,搭建實習實訓和創新平台,打造職業院校混改的廣州樣闆。鼓勵國有企業集團公司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通過資源優化整合,積極探索集中運營、專業化管理的方式,舉辦與企業主業發展密切相關、産教融合且确需保留的職業院校。在核定的辦學規模内,高職院校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計劃,報教育部門備案。新增招生計劃、項目資金安排向承擔重大戰略任務、推行産教融合的院校和學科專業傾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校企共招、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高等學校、職業院校(不含公益一類院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世界職業技能競賽獎勵收入單獨據實核定,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建立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編制動态管理機制,鼓勵職業院校設立産業教師(導師)等流動崗位并納入學校師資管理體系,依法依規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和确定兼職報酬,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

         

        三、黃埔區-産教融合示範區(基地)運營經費補貼

          (一)申報條件

          1.已經黃埔區主管部門、廣州市及以上政府相關部門認定;

          2.已運營1年以上,且累計投入建設經費不少于500萬元,場地面積不少于5000平方米;

          3.能有效整合各類職業院校、培訓學校、企業資源開展人才培養,并已組建不少于50人的“産教融合示範區專家人才庫”。
         

          (二)支持方式

          對經本區推薦成為國家、廣東省、廣州市産教融合示範區(基地)的,每年分别給予最高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運營經費補貼,補貼期3年。

         

        閱讀全文
        申報科技項目,享百萬财政補助,稅收減免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